學科競賽介紹
位置: 首頁 > 學科競賽介紹 > 正文

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網絡技術挑戰賽

時間:2022-03-09   點擊數:

一、類型:組隊賽

二、費用:報名參加資格賽不收取費用,也無需支出交通及食宿費;入選并參加選拔賽的作品每項收取報名費為500元,但無需支出交通及食宿費;挑戰賽不收取費用,參加挑戰賽階段現場比賽的交通及食宿費用自理。

三、

1.級别:全國性

2.競賽流程:資格賽、選拔賽、挑戰賽

四、

1.報名時間:3月-4月

2.資格賽作品申報/在線測試、作品審核:4月底

3.資格賽結果公布:五月初

4.選拔賽作品申報/在線測試、作品審核:7月初

5. 選拔賽結果公布:7月中旬

6. 挑戰賽作品申報/在線測試、作品審核:8月底-9月初

7. 挑戰賽結果公布:9月中上旬

五、參賽對象

競賽面向各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以不少于2名、不多于6名學生組成的團隊為參賽單位。團隊所有成員在報名時按對參賽作品的貢獻度自行排序。鼓勵跨專業、跨學科與跨高校組建團隊,鼓勵境外高校組隊參賽。每支團隊可有1至2名指導教師,允許有一名指導教師來自企業。

參賽資格以學生報名時所具有的在校學籍為準,已畢業的學生不具備參賽資格。競賽分為本科生和研究生兩個組别,以所有成員中的最高學曆作為參賽團隊分組的依據。學生所在高校負責學生參賽資格的真實性與有效性,候選獎項的團隊須提供所在學校開具的學籍證明材料。

六、競賽内容與形式

競賽形式為作品賽,分為創意(A)、攻關(B)和創業(C)三大系列。其中,創意(A)系列的作品主題、實現技術或平台由參賽團隊自行确定,本屆競賽在A系列中為網絡安全設置A-ST專項,參見附件一“A-ST項目指南”;攻關(B)系列包括兩個企業定制項目,分别參見附件二“B-EP1項目指南”和附件三“B-EP2項目指南”,參賽團隊自主選擇參賽項目,并根據相應的參賽指南與要求進行作品的選題與實現;創業(C)系列關注作品的産業轉化與創業孵化價值,在進入挑戰賽的A系列和B系列作品中遴選,采用自願申報的方式,“創業(C)系列項目指南”另行發布。

(一)參賽作品要求

1.A系列的作品選題須至少關聯以下網絡技術範圍之一:軟件定義網絡、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網絡智能、雲計算、網絡數據分析,涉及網絡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部署或管理,或将相關技術用于解決經濟社會各領域關注的應用熱點或難點問題,鼓勵體現學科交叉融合的作品選題,更改系列中有關網絡安全的作品統一納入“A-ST”專項;B系列的作品選題由組委會提供項目要求與指南,在此基礎上由各參賽院校與隊伍自主确定具體作品;C系列的作品在A系列和B系列作品中遴選,要求作品與成果具有産業轉化與創業孵化價值。


2.按不同競賽階段的要求,以相應的形式申報作品成果;作品最終為可用的網絡系統、實物或軟件,并在選題領域或主題、設計思想或方法、技術開發與應用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開拓或創新。


3.作品的主要研究、設計與開發工作由參賽團隊成員獨立完成,不存在任何侵犯他人知識産權的問題,且未曾在任何其他賽事中獲得過全國性獎項。


4.作品須不涉及不健康、淫穢、色情等違規(法)内容。


5.申報作品時必須選擇作品對應的系列或賽項,即A系列、賽項A-ST,賽項B-EP1或B-EP2;C系列在A系列和B系列挑戰賽資格公布後啟動申報。

(二)競賽階段

競賽分為三個階段:資格賽、選拔賽與挑戰賽。競賽各階段的作品形式與評審形式見表1。A系列作品的評價标準見表2,B系列作品的評價标準參見本規程附件中的相應賽項指南,C系列的評價标準參見後續發布的“創業(C)系列項目指南”。

表2中,評分标準各項關注的指标如下:

1.創意:設計理念、選題的創新性;

2.技術:所涉及技術的先進性、綜合性與創新性;

3.應用:實用價值、市場潛力;

4.設計:技術路線、系統結構、用戶界面;

5.效果:系統功能的有效性與複雜度。

七、競賽評審和晉級辦法

      本科組與研究生組晉級及獎項名額按對應階段兩個組别參賽團隊規模的比例進行分配。

(一) A系列作品

1.晉級選拔賽

資格賽階段,根據參賽規模與評審成績的排序确定晉級選拔賽的規模與作品名單。

全國組委會可定向邀請一定數量的高水平作品直接參與選拔賽,該部分作品不占用正常晉級名額。

2.晉級挑戰賽

選拔賽階段,在确定各賽區的獲獎名次與獎項後,各賽區的本科組第1名作品和研究生組第1名作品晉級挑戰賽(如果該賽區研究生組作品缺失,由本科組第2名作品遞補),除此以外的所有作品按評審成績的全國排序晉級,總數不超過選拔賽參賽作品總數的25%。

(二) B系列作品

B系列的資格賽和選拔賽由全國組委會組織評審,并根據評審成績及排序确定晉級選拔賽、挑戰賽的規模與作品名單。

(三) C系列作品

C系列面向已獲得挑戰賽資格的作品,由全國組委會組織評審,詳見後續發布的“創業(C)系列項目指南”。

(四) 晉級後參賽隊員與指導教師變更

       A系列與B系列在資格賽報名成功後,不允許變更參賽團隊成員組成,少于2人或多于6人的團隊失去參賽資格。

      每支參賽團隊的指導教師組成與順序原則上不可更換,确有不可抗拒原因需要更換的,須在下一競賽階段作品申報開始前一周向全國組委會提交書面申請,在獲得批準後生效。

申報C系列的作品允許在原A系列或B系列基礎上,增加不超過3人的創業相關學生成員和1位創業指導教師。

八、競賽的獎項設置

(一) A系列的獎項設置

1.資格賽不設置獎項。

2.選拔賽的獎項按賽區單獨設置,分别按照賽區參賽規模的10%、20%和40%比例确定一、二、三等獎。

3.挑戰賽設特等獎1名,設一、二、三等獎若幹,具體設置見表3。

4.A-ST單獨設獎,獎項設置參照表3,但特等獎由全國組委會視第1名作品質量,決定是否設置。

(二) B系列的獎項設置

1.資格賽不設置獎項。

2.選拔賽與挑戰賽階段的獎項與獎勵依不同的企業定制項目(EP1/EP2)獨立設置。

3.選拔賽獎項按賽區單獨設置,分别按照賽區參賽規模的10%、20%和40%比例确定一、二、三等獎。

4.挑戰賽設一、二、三等獎若幹,具體設置見表4。特等獎由全國組委會視第1名作品質量,決定是否設置。

(三) C系列的獎項設置

參照後續發布的“創業(C)系列項目指南”。

(四) “英才計劃”獎賞

1.所有報名B-EP1和B-EP2賽項的團隊分别獲得華為、未來網絡有關線上學習與培訓服務。

2.晉級B-EP1、B-EP2賽項挑戰賽的團隊可獲暑期“英才創新特訓營”入營資格。

3.A、B系列晉級挑戰賽的團隊均可獲創業孵化或成果産業化轉移對接機會。

4.挑戰賽優秀作品有機會推薦參加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


官網鍊接: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網絡技術挑戰賽-大學生競賽-賽氪 (saikr.com)


版權所有 伟德官网地址 - 伟德 官网

手機版
Baidu
sogou